二枣中富硒对大多种的生元素用研微量物胁迫作究
2.4施硒量对大枣中营养元素钙、富硒铁含量的对大多种的生影响 施硒量对大枣中钙、铁含量的枣中影响见图3。 钙对人体神经系统和细胞膜结构完整及多种酶的结合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缺钙会患软骨病。迫作从图3可以看出,富硒富硒大枣中钙含量随着施硒量的对大多种的生增加呈现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当施硒量为0mg/kg时,枣中钙的微量物胁含量达到1.352mg/kg,而当施硒量处于250mg/kg时,元素用研钙的迫作含量达到峰值3.092mg/kg,较空白组增加了1.29倍。富硒说明此含量硒对钙的对大多种的生促进作用最大,而当施硒量继续增加,枣中钙含量反而降低。因为在植物体内,钙能维持植物细胞膜的完整性,而高含量硒会降低植物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损伤植物质膜的完整性。所以低含量硒对钙元素有协同作用,而高含量硒对钙元素有拮抗作用。 铁是人体不可缺少的微量元素,参与体内氧的运转、交换和组织呼吸过程,维持机体正常造血功能,缺铁会贫血。由图3可知,当施硒量处于0mg/kg时,铁的含量为1.231mg/kg,随着施硒量的增加,硒对大枣中铁元素的整体增长幅度虽没有钙元素明显,但在施硒量为100mg/kg时铁含量出现峰值,达到1.833mg/kg,较空白组增加了49%。铁元素是辅酶的组成部分,可通过电子传递,催化植物体一系列的氧化还原反应,而硒是这些酶的活性中心。所以,低含量硒对铁元素的吸收具有协同作用。 2.5施硒量对大枣中营养元素钼、钒、钴含量的影响 施硒量对大枣中钼、钒、钴含量的影响见图4。 钼是多种酶的重要构成要素,参与人体内铁的利用,可以预防贫血,促进发育,维持心肌能量代谢和人体免疫功能,防止龋齿、肾结石和癌症等,钼不足可表现为生长发育迟缓甚至死亡。由图4可知,随着施硒量的增加,富硒大枣中钼急剧增加。当施硒量为0mg/kg时,钼的含量为0.2874μg/kg,而当施硒量增加到50mg/kg时,硒对钼元素的协同作用最大,达到0.6237μg/kg,较空白组增加了1.17倍,之后随着施硒量的增加,钼的含量变化不明显。因为钼与植物体内的氧化酶活性有关,而硒是这些酶的活性位点,所以钼和硒两种微量元素具有一定的协同关系。 钒是人体的重要微量元素,对机体的生长发育、心血管、肾脏、代谢均具有重要的影响。由图4可知,当施硒量处于0mg/kg时,钒的含量达到0.1332μg/kg,随着施硒量的增加,富硒大枣中的钒元素呈现先增大后减少的趋势,当施硒量达到200mg/kg时达到峰值0.2644μg/kg,较空白组提高了约98%。因为钒能促进植物细胞中葡萄糖的转运、氧化及糖原的合成,低量硒对糖的抗氧化作用没有高量硒明显,所以低量硒对钒具有明显的协同作用。 钴是维生素B12的重要组成部分,对蛋白质的新陈代谢、部分酶的合成、铁在人体内的储存以及肠道对铁和锌的吸收均具有促进作用。钴的缺乏会直接影响到维生素B12生理功能的发挥,易导致人体出现贫血症、老年痴呆症、性功能障碍以及心血管等疾病。由图4可知,当施硒量处于0mg/kg时,钴的含量为0.0423μg/kg,随着施硒量的增加,富硒大枣中的钴元素呈现先增大后减少的趋势,当施硒量达到150mg/kg时达到峰值0.0743μg/kg,较对照组增加了0.43倍。由于钴能影响植物的光合作用,而适量硒能增加叶绿体的数量,所以施加一定含量的硒能增加富硒大枣中钴的含量,具有明显的协同作用。 2.6施硒量对大枣中重金属元素砷、镉含量的影响 施硒量对大枣中砷、镉含量的影响见图5。 镉不是人体的必需元素,长期吸入镉可产生慢性中毒,引起肾脏损害;砷为原生质毒,过量能使人体细胞坏死,甚至引起死亡。从图5可得,富硒大枣中镉和砷的含量随着施硒量的增加而显著变化。当施硒量处于0mg/kg时,砷和镉的含量分别为1.675μg/kg和0.8915μg/kg,随着施硒量的增加,富硒大枣中镉和砷的含量,呈先下降后增加的趋势。当施硒量处于150mg/kg时,砷的含量为0.4940μg/kg,较空白组降低了70.51%。硒对镉的拮抗峰值发生在100mg/kg,镉的含量为0.3742μg/kg,较空白组降低了58.02%。因为硒能清除由于重金属(砷和镉)产生的过多自由基,降低其对细胞膜系统造成的细胞膜脂过氧化现象,从而减少对重金属离子的吸收和积累,所以硒对砷和镉两种元素均有拮抗作用,其中硒对砷的拮抗作用更加明显。 2.7施硒量对大枣中重金属元素汞、铅含量的影响 施硒量对大枣中汞、铅含量的影响见图6。汞是一种有毒元素,会使人体神经系统失调、对肾脏、造血系统、肝脏构成威胁,甚至造成不孕不育。由图6可知,当施硒量处于0mg/kg时,汞的含量为11.45μg/kg,随着施硒量的增加,富硒大枣中汞元素含量急剧下降直至趋于平缓,汞含量降至0.15μg/kg,较空白组降低了98.69%。 铅是对人体危害极大的一种重金属元素,它对神经系统、骨骼造血功能、消化系统、男性生殖系统等均有危害。从图6可以看出,当施硒量处于0mg/kg时,铅的含量为10.97μg/kg,随着施硒量的增加,富硒大枣中铅的分布趋势先降低后升高。当施硒量处于150mg/kg时出现最低值为4.529μg/kg,较空白组降低了58.71%。而后随着施硒量继续增加,铅元素的含量也相应增加,但其含量一直在10μg/kg以内,符合食品安全规定。一方面外源硒可以调节植物细胞中的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促进植物对重金属元素的螯合作用,从而减少植物对重金属离子的吸收与积累;另一方面,适量硒能增加叶绿素的含量,促进光合作用,减少重金属诱导产生的生长抑制因子,提高植物抵抗重金属元素的能力,所以硒的存在可以预防重金属元素(如汞,铅等)引起的毒害,对其产生拮抗作用。 3结论 通过ICP-MS对富硒大枣中的微量元素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元素在外源硒的作用下表现出不同的趋势:随着施硒量的逐渐增加,硒对锌、锰、铜、钙、铁、钒、钼、钴元素具有明显协同作用,其中铜元素于施硒量为50mg/kg时达到峰值0.0846mg/kg,较空白组增加了36%;铁元素于施硒量为100mg/kg时达到峰值1.833mg/kg,较空白组增加了49%;钴元素于施硒量为150mg/kg时达到峰值0.0743μg/kg,较空白组增加了43%;锰、锌、钒元素于施硒量为200mg/kg时达到峰值分别为0.1845、0.1459mg/kg和0.2644μg/kg,较空白组分别提高了3.08、1.50、0.98倍;钙和钼于施硒量为250mg/kg时达到峰值分别为3.092mg/kg和0.7065μg/kg。硒对重金属元素砷、镉、汞、铅具有显著的拮抗作用,其中砷和铅于施硒量为150mg/kg时拮抗作用最好,较空白组分别降低了70.51%和58.71%。 当施硒量为50mg/kg时,硒对汞的拮抗作用达到最大,达到98.69%。因此,外源硒除能有效补充硒元素外,还能协同植物体对各种营养元素的吸收,并且能够拮抗通过食物链积累对人体有害的重金属元素。试验结果表明,富硒农作物的种植对食品的安全性和人体的硒补充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声明:本文所用图片、文字来源《食品研究与开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与本网联系 相关链接:钒,钴,镉,钼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制止餐饮浪费 | 吃播浪费屡禁不止 四川发布《反食品浪费法》实施两周年调查报告
- 中煤能源回避关键问题公告说而不明
- 美的集团溢价要约收购小天鹅股份
- 券商看市:市场有支撑
- 李在明正式登记参选下届韩国总统
- 光大证券否认“乌龙指”为内幕交易 拒绝庭外和解
- 三大因素为本周走势定调
- “老鼠仓”抢筹中发科技被套
- 珲春:按下项目建设“加速键” 奏响高质量发展“奋进曲”
- 赣锋锂业拟收购美拜电子 进军锂电池领域
- 持仓分析:净空持仓持续增加
- 震荡区间难破 期指追高需谨慎
- “高质量发展故事汇”
- 先锋新材拟要约收购澳上市公司
- 赣锋锂业拟收购美拜电子 进军锂电池领域
- 中海达:拟并购无线定位企业
- 微信支付遭多家高校停用?最新回应!
- IPO或本周启动 2000点再度承压
- 长安汽车遭控股股东高位减持 远期成长性面临考验
- 神州泰岳首席运营官利好前买股 仅半月浮盈20%
- 搜索
-
- 友情链接
-